苏州中小企业融资评价与融资服务平台

     信息介绍
关闭  

“成长规划” 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航标

作者:寇彦林 来源: 发布日期:11/12/2011 1:57:00 AM

工信部9月22日正式发布了《"十二五"中小企业成长规划》。该《规划》为我国首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。《规划》提出,"十二五"时期将实施关键工程和行动计划,促进中小企业成长,包括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程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计划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、创办小企业计划、中小企业管理提升计划、中小企业市场拓展计划等。随着这些工程的实施和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,中小企业外部运行环境将大大改善,大部分有准备的中小企业将从中受益,企业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将得到提高,管理水平得到提升,产品市场将得到进一步拓展,将会推动企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转型而成功转型。

    进入2011年以来,国家为了有效遏制通货膨胀、控制CPI过快上涨和抑制市场货币流动性泛滥,推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,相继七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三次加息,使得中小企业普遍感到"用钱难"和"融资贵";工业企业在原材料方面遭遇价格连续上涨,在用工方面遭遇"刘易斯拐点",再加上"融资贵"的综合作用,造成了中小企业明显的"成本高"。"用钱难"、"用工难"和"成本高"成了中小企业发展路上的三大障碍,正是这些障碍使得中小企业陷入发展困境。况且"两难一高"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现象将长期存在下去,而众多中小企业家还对如何有效克服"两难一高"茫然不知所措,国家《"十二五"中小企业成长规划》恰似一座航标,必将对引领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发挥出重大作用。

    《规划》提出的措施是很有针对性的,是促使中小企业走出困境,实现 "转方式、调结构、上水平"的有效途径。比如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方面,《规划》提出,切实放宽市场准入条件,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障碍,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、市政公用事业、社会事业、金融服务、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等领域,拓展企业发展空间。如果市场准入门槛能够得到进一步降低,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将会得到进一步扩大,将能够有效减少同类企业数量,减轻同质化竞争激烈程度,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将会得到显著改善。再比如在支持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方面,《规划》提出,在产业集群、中小企业集聚区以及轻工、纺织、电子信息、软件和信息服务等行业,重点支持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,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研发、检验检测、技术推广、节能减排、再循环和安全生产等技术服务。加强中小企业共性技术、关键技术研发,为加快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。

    当然,发展是靠两条腿走路来实现的,只有外部环境的明显改观是不够的,"打铁先得自身硬",中小企业还必须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,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,推动企业走上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。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,《规划》提出,督促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,执行企业会计准则、小企业会计准则,建立内部会计核算制度。引导中小企业完善治理结构,健全质量、计量、节能、安全、用工等管理制度,依法经营,诚实守信,履行社会责任。

    如果《规划》提出的措施全部得到落实,任务如期圆满完成,我们相信,"营造环境,改善服务,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,鼓励、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进一步优化结构和转型成长,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,推动中小企业走上内生增长、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"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