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中小企业融资评价与融资服务平台

     信息介绍
关闭  

中小企业融资现状、问题及对策

作者:朱田明 来源: 发布日期:4/6/2006 1:43:00 PM

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很快,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。但近年来由于企业间竞争的激烈,使许多企业面临较大的困难,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很多,其中主要的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,多给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,使它们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。

    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,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当高,它们在发展中或多或少也遇到了融资方面的问题,但是其政府为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支持,它们消除这些障碍,使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解决。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,通过政策调整和自身完善,同样会使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,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、稳定地发展。

    (一)、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

    一是获得信贷支持少。椐统计,我国私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5﹪,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6﹪。

    二是直接融资渠道窄。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,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,公司债券发行的准入障碍,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。

    三是自有资金缺乏。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从弱到强,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,内源融资,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。

    (二)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成因

    一是金融资源分布与中小企业布局不匹配,政策力度不强。为防范金融风险,国有商业银行一律实施“大城市、大企业、大项目”的战略,大规模撤并基层办事处,上收贷款权限,使那些与中小企业资金供应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有责无权,有心无力。

    二是担保规模小,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,与企业信用能力提升的需求不适应。

    三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未形成,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不协调。

    四是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弱,信息不对称,影响银行的积极性。

    解决中小企业“融资难”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,涉及融资体制、信用环境、企业自身及融资机构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等诸多因素,需要综合协调,配套解决。
具体政策建议如下:

    (一)建立健全中小融资机构组织关系

    允许新创设立或改建设立区域性股份制中小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,有条件的区域可探索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。

    (二)鼓励各类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

    要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特点,改进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,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,开展授信业务;对有市场、有效益、有信用的中小企业拓展公司理财和帐户托管业务。.

    (三)拓宽中小企业有直接融资渠道

    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,继续发挥主权市场作用,在完善现有中小企业板块基础上,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上市育成和辅导体系,适时启动创业板市场。

    (四)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
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设立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,经核准可免征营业税。加快健全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,鼓励建立信用基金会。